钱学森读后感400字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
钱学森读后感400字
1949年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徐徐升起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所以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他这一曲折的斗争过程,表现了钱学森那时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是非常感人的。
1950年9月中旬,钱学森辞去了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办理了回国手续。他买好了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了搬运公司装运。
然而,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的通知——不准回国!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甚至要坐牢!
又过了几天,钱学森被抓进了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参加过主张以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的政党”。
钱学森交给搬运公司的行李遭到美国海关及联邦调查局的检查,据说从中“查出”电报密码、武器图纸之类。移民及归化局要“审讯”钱学森,说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后来又说钱学森在美国念书时认识的几个美国同学之中,有几个是美国共产党员。移民及归化局扬言钱学森“违反美国移民法”,要把钱学森“驱逐出境”。这话说出口没多久,又连忙改口。因为要把钱学森“驱逐出境”,这正是钱学森求之不得的!在看守所
,钱学森像罪犯似的,被监禁着。钱学森曾回忆道:“我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务要隔一小时就进来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移民及归化局迫害钱学森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不少美国友好人士出面营救钱学森,为他找辩护律师。他们募集了15000元美金作为保金,才算把钱学森从看守所里保释出来。
1955年6月,钱学森写信给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同志,请求党和政府帮助他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周总理得知后非常重视此事,并指示有关人员在适当时机办理此事。经过努力,1955年10月18日,钱学森一家人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不久,他便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回答者: 123.233.145.* 2021-10-14 20:30
今天,我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导弹之父钱学森。他在美国拥有金钱、地位与名誉,但是他一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决定放弃美国的事业回国工作。但美国当局不准钱学森回国,并将他关在小岛上,钱学森并没有屈服,他坚持斗争了五年终于回到了祖国。
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浸透着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给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这一部分:“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读到这里,怎不让人感动?钱学森在美国有着令人羡慕的地位、名誉、金钱等。但是他一听说自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便立即决定放弃这里所拥有的一切回到祖国。这说明钱学森不在乎在美国拥有的一切,在乎的是自己祖国的繁荣昌盛。这之中充满了钱学森对祖国多么巨大的的爱国之情啊!
文中还讲述到: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人不同意,将他关在小岛上,他不屈服,坚持跟他们斗争了五年终于回到了祖国。是啊!5年,多么漫长的五年,多么残酷的五年,可是钱学森不管美国人对他怎样进行迫害,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回到自己亲爱的祖国,多么令人钦佩!
读着读着,那首优美的《我的中国心》再次回荡在我的耳畔……
我们新中国的史册上涌现出多少像钱学森这样优秀的爱国建设者们而骄傲,有的冒着生命危险在科学领域中奋力探索;有的在受到迫害的同时依然报效祖国,建设祖国;还有的英勇的与金钱、诱惑斗争。是他们开创了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我们作为新时代中华少年,祖国未来的希望,应该继承老一辈们的那种克服困难的精神,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向爱国人士们致敬,祖国在我们所有人心中!
1950年9月中旬,钱学森辞去了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办理了回国手续。他买好了从加拿大飞往香港的飞机票,把行李也交给了搬运公司装运。
然而,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忽然收到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的通知——不准回国!移民局威胁道,如果私自离境,抓住了就要罚款,甚至要坐牢!
又过了几天,钱学森被抓进了美国移民及归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参加过主张以武力推翻美国政府的政党”。
钱学森交给搬运公司的行李遭到美国海关及联邦调查局的检查,据说从中“查出”电报密码、武器图纸之类。移民及归化局要“审讯”钱学森,说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后来又说钱学森在美国念书时认识的几个美国同学之中,有几个是美国共产党员。移民及归化局扬言钱学森“违反美国移民法”,要把钱学森“驱逐出境”。这话说出口没多久,又连忙改口。因为要把钱学森“驱逐出境”,这正是钱学森求之不得的!在看守所
,钱学森像罪犯似的,被监禁着。钱学森曾回忆道:“我被拘禁的15天内,体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务要隔一小时就进来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移民及归化局迫害钱学森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不少美国友好人士出面营救钱学森,为他找辩护律师。他们募集了15000元美金作为保金,才算把钱学森从看守所里保释出来。
1955年6月,钱学森写信给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同志,请求党和政府帮助他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周总理得知后非常重视此事,并指示有关人员在适当时机办理此事。经过努力,1955年10月18日,钱学森一家人终于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不久,他便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回答者: 123.233.145.* 2021-10-14 20:30
今天,我读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篇文章。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导弹之父钱学森。他在美国拥有金钱、地位与名誉,但是他一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决定放弃美国的事业回国工作。但美国当局不准钱学森回国,并将他关在小岛上,钱学森并没有屈服,他坚持斗争了五年终于回到了祖国。
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浸透着钱学森的爱国情怀。给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这一部分:“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读到这里,怎不让人感动?钱学森在美国有着令人羡慕的地位、名誉、金钱等。但是他一听说自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便立即决定放弃这里所拥有的一切回到祖国。这说明钱学森不在乎在美国拥有的一切,在乎的是自己祖国的繁荣昌盛。这之中充满了钱学森对祖国多么巨大的的爱国之情啊!
文中还讲述到: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人不同意,将他关在小岛上,他不屈服,坚持跟他们斗争了五年终于回到了祖国。是啊!5年,多么漫长的五年,多么残酷的五年,可是钱学森不管美国人对他怎样进行迫害,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回到自己亲爱的祖国,多么令人钦佩!
读着读着,那首优美的《我的中国心》再次回荡在我的耳畔……
我们新中国的史册上涌现出多少像钱学森这样优秀的爱国建设者们而骄傲,有的冒着生命危险在科学领域中奋力探索;有的在受到迫害的同时依然报效祖国,建设祖国;还有的英勇的与金钱、诱惑斗争。是他们开创了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我们作为新时代中华少年,祖国未来的希望,应该继承老一辈们的那种克服困难的精神,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向爱国人士们致敬,祖国在我们所有人心中!
钱学森爱国的故事读后感
《钱学森故事》 读后感
珍惜英雄,让英雄变得鲜活生动,使其精神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理性世界,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感性世界,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同时进入我们的生活中。《钱学森故事》一书就达到了这样的目的,让更多追求高尚的人从中获得精神营养。《钱学森故事》不仅在为英雄立传,更是在为民族铸魂。
《钱学森故事》带给我们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的,是爱国主义者的情怀及其铸就的精神高地。当他作出回国决定之时,包括美国政府官员都不敢相信,一个事业如日中天,极有发展前景的科学家会选择回到既没有先进科研装备和雄厚科研资金支持,也不会获得丰厚物质待遇的贫穷的祖国。正是这种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深刻展示出一位爱国主义者的高尚情怀,同时有效诠释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质量,也把这位境界高尚者推向道德的制高点和精神的高地。
钱学森所处的时代相对于今天正在强盛起来的中国而言,由于国际政治局势与价值体系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对于爱国主义,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已与钱学森所处时代有很大不同,比如海外学子回国,已经不能仅仅以爱国情结来解读,很重要的是中国强盛后所产生的特有吸引力。所以,爱国与否已经不能仅以学成回国这一单项指标来判断。
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其行为与精神已化作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成为一种象征而值得永远学习。爱国是一种情结,是一种价值观念,是检验一个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尺度。即使文化多元与价值观多元继续改变着世界,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感情的表现形式,它所包含的精神元素不会改变。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越是发展,越是需要像钱学森那样的爱国精神。一个国家的兴起和没落,一个民族是否赢得其它民族的敬佩,很重要的是赖于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赖于整个民族形成强大的内聚力。
钱学森一生都在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思考支撑中华民族强盛的命题,年迈之时仍然关注和强调发展生物工程,强调西部治沙等诸如此类的命题。甚至到了晚年,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珍惜英雄,让英雄变得鲜活生动,使其精神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理性世界,同时存在于我们的感性世界,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同时进入我们的生活中。《钱学森故事》一书就达到了这样的目的,让更多追求高尚的人从中获得精神营养。《钱学森故事》不仅在为英雄立传,更是在为民族铸魂。
《钱学森故事》带给我们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的,是爱国主义者的情怀及其铸就的精神高地。当他作出回国决定之时,包括美国政府官员都不敢相信,一个事业如日中天,极有发展前景的科学家会选择回到既没有先进科研装备和雄厚科研资金支持,也不会获得丰厚物质待遇的贫穷的祖国。正是这种令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深刻展示出一位爱国主义者的高尚情怀,同时有效诠释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质量,也把这位境界高尚者推向道德的制高点和精神的高地。
钱学森所处的时代相对于今天正在强盛起来的中国而言,由于国际政治局势与价值体系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对于爱国主义,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已与钱学森所处时代有很大不同,比如海外学子回国,已经不能仅仅以爱国情结来解读,很重要的是中国强盛后所产生的特有吸引力。所以,爱国与否已经不能仅以学成回国这一单项指标来判断。
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其行为与精神已化作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成为一种象征而值得永远学习。爱国是一种情结,是一种价值观念,是检验一个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尺度。即使文化多元与价值观多元继续改变着世界,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感情的表现形式,它所包含的精神元素不会改变。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越是发展,越是需要像钱学森那样的爱国精神。一个国家的兴起和没落,一个民族是否赢得其它民族的敬佩,很重要的是赖于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赖于整个民族形成强大的内聚力。
钱学森一生都在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思考支撑中华民族强盛的命题,年迈之时仍然关注和强调发展生物工程,强调西部治沙等诸如此类的命题。甚至到了晚年,他还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本文标题: 钱学森回国读后感400(钱学深回国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7998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