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一个人长得像鱼,说话做事也像鱼,那他就是一条鱼几年前,读了王占黑的《空响炮》,如今竟然一丝印象也没有,什么内容都不记得,...
1.
如果一个人长得像鱼,说话做事也像鱼,那他就是一条鱼
几年前,读了王占黑的《空响炮》,如今竟然一丝印象也没有,什么内容都不记得,还以为是一场梦,一场无始无终的幻觉,直到翻开读书记录才确定下来,我确实看过,只是忘记了,一丝一毫都没有留下。
这几天,或者说这三个月看完了她的新书《小花旦》,这本书是我去年买的,那时父母给了我一笔钱,我买了一件羽绒服,一双鞋,然后跑去书店买了这本书。
当时还未上架,是营业员拿给我的,那时我还想买《夜晚的潜水艇》,没。
这本书由六个毫无联系的故事组成,也就是所谓的小说集。其中《小花旦》是中篇故事,讲述了我的一个朋友?邻居?街坊还是叔叔的故事,写得很好,作者没有刻意的去写两人之间的感情,看得我很感动。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如果这篇小说能在三分之一处就结束,那就很好了,后面的虽然不错,但总有狗尾续貂的感觉。每次想着要结束了吧,结果她又续上了,看到后面很感动,也有点难受。
就好像几年前,家人在床前守着快要去世的大爷爷。总觉得他快要死了,但他就是不断气,久病床前无孝子,他很痛苦,我们也很痛苦。
他去世以后,我们虽然很伤心,但也有一种解脱感。
这也显示了作者把控能力不足,我估计这也是她一直没有写长篇小说的原因。很多作家说写短篇小说更难,但我觉得,精彩的短篇虽然难,但写长篇也不容易。
后面的几个故事也都不错,这几天集中看完了,都很喜欢。尤其是黑鱼的故事和痴子这两篇,不过与其说是喜欢故事,不如说喜欢作者的行文风格。
黑鱼的故事里,男主外号黑鱼,卖鱼为生,半辈子和鱼打交道。描写他时,他的周边都是鱼,或者和鱼有关,他和妻子同房时,把妻子想象成一条滑溜的鱼,而他在杀鱼。
面对那种女人的诱惑时,会把她们想象成养在臭水沟里的鱼。
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如果一个人长得像鱼,说话做事也像鱼,所见所感都像鱼,那他就是一条鱼。别人是把人写活了,她是把人彻底写成了一条鱼。
读这本书真的可以学到很多写作方面的手法借鉴。
不过有一点,这本书用了太多的方言,好像是上海,嘉兴那边的方言的结合,甚至有作者自创的方言。读起来有点吃力,有时候看不明白,不过,这反而令我喜欢。
2.
这些人并不是所谓的边缘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有人说,这本书写的是社会边缘人。比如同性恋,比如残疾人,比如鱼贩子。但作者本人在一档播客节目里面说,这些人并不是边缘人,就生活在她的身边。
之所以别人说她写的是边缘人,只因为这个社会太过关注那些人。
她没有明说或者我不记得了,如今的微博热点几乎都是明星,明星随随便便发生一点事都可以上热搜,占据公共视野,我并不觉得这样不好,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
但我仍然认同王占黑的话,这些人并不是所谓的边缘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只是大家对他们的故事不感兴趣。
又或者,大家被困在信息茧房里,已经难以看到身边的人群。
读这本书时,我想起了童年时代,我,曾奶奶,姑奶奶,妹妹,我们四个人经常一起打牌,跑胡子,不是一般人打的那种,而是对对子,和抽鬼牌相似。
后来,妹妹死了,我上大学了,就不和她们打了,然后曾奶奶死了,姑奶奶就不来我家了,再后来,姑奶奶也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不喜欢打牌,即使和亲戚也不打,上大学后倒是和舍友一起打掼蛋,之后就没有打过。倒是去年,被逼着和大姨,二姨,表哥一起打牌,同样是跑胡子,只是按照常规的打牌。
新手运气下,我赢了一点钱。希望他们能长命百岁,今年回去继续打牌赢钱。
读完这本书时,我本想着可以写很长一篇读后感,后来想想也没必要。
王占黑作为一个新作者(虽然写了很多年了),她的写作技巧和手法并不成熟,很多地方都有待改进,刻意设计的痕迹太重。
很多年后,她如果重读这本书,估计也会这么认为。
再加上我对她并不是很了解,这篇读后感便到此为止,写下去就和小花旦一样,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了。
不过有一点,我写完这篇读后感以后想写一篇小说,那篇小说算是这篇读后感的延伸。
名字我都想好了,玛利亚,请你冷静一点。是我看清水落大雨这篇时想到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